设为首页加入收藏
全站搜索
新闻详情
 
当前位置
科举制的废除:来自一个落榜人的逆袭
作者:admin    发布于:2024-06-14 00:06    浏览次数:
  

  自隋朝开创科举以来,一直到清朝末期,科举制度在中国大地上已经实行了一千多年,无论人们怎么评价科举的利与弊,都不可否认科举对时代的贡献。

  自古以来科举成了平民子弟逆袭的重要通道,状元榜眼探花各个都身居高位,衣锦还乡。然而竞争是残酷的超声波,大部分人属于落榜的名单中。

  落榜之人千千万,其中有名的亦不乏众多,从唐代黄巢落榜写下《不第后赋菊》:待到秋来九月八,我花开后百花杀。冲天香阵透长安,满城尽带黄金甲。

  到本文的主人翁千年之后废除科举制,一个个朝代的更替美缝剂施工,仿佛在诉说着一幕幕历史的故事。

  1879年的第一场雪如约而至,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雪仿佛下得更大一些。大雪除了让人觉得天越来越冷以外,并未带来任何的影响。

  待到春暖花开,人们又开始一年的忙碌安全系数,商贩接着忙他的生意,庄稼人也要开始春耕了,我们的科举人也要迎来重要的考试中悉实业。

  对于科举,袁世凯并不陌生,毕竟这已经是他第二次赶考了。此次对于这个刚刚二十岁的小伙来说非常重要。

  他对科举十分看重,甚至于说到:“不能博一举人,则不能瞑目”,他在给妹妹的信中写到:“因下科考试,如在碌碌,弟何以面见人也...”

  决心也表了,功夫也下了,可是考不上的人还是考不上,袁世凯就属于这一类考不上的人,是的,他的第二次科举又落榜了。

  袁世凯(1859年9月16日—1916年6月6日),出身河南项城的一个大家族,从他的叔祖袁甲三开始家中都是高官或者地主豪绅。

  一直到十几岁的时候电动窗帘,袁世凯还是一个整天游手好闲的二世祖,跟着启蒙老师学学四书五经,后又随家人宦游济南、扬州、南京诸地。

  后来暂转来到北京,在家人的安排下老老实实在北京读了四年书热博rb88,袁世凯颇知自励,且有严师督导,数年间大有长进。

  1876年秋,袁世凯返回河南参加科举考试,第一次科举落榜没有成功。于是有了本文开头的第二次科举,结果依然是失败。

  这次的落榜对袁世凯来说,就像是老天辜负了他的努力,他爆发了热博rb88。他把自己所有的四书五经诗文资料统统付之一炬,立下志向:“大丈夫当效命疆场,安内攘外,乌能龌龊,就困笔砚间,自误光阴。”

  1882年,24岁的袁世凯加入清军,后来随军进入朝鲜平乱,在朝鲜期间的战斗中,袁世凯一直带头冲在最前面,兵变得以平定。

  鉴于他的优秀表现,27岁的袁世凯以驻扎大臣的身份留在了朝鲜,相当于清政府在附属国朝鲜的最高领导。

  袁世凯留镇朝鲜期间,得到了朝鲜上下的一致好评,朝鲜人士称赞他:“明达夙成,留京师(汉城)期年,大得都民之心”。

  在朝鲜甲申政变政变中热博rb88,袁世凯运筹帷幄,挫败日本人的阴谋,走进了当时洋务大臣李鸿章的视野热博rb88,李鸿章对其颇为赞赏。

  戊戌政变中,袁世凯再一次为大清国立功,帮助慈禧太后扫除障碍,后来被赏封为山东巡抚热博rb88,袁世凯此刻真正成为了一方封疆大吏。

  两年后李鸿章逝世,袁世凯接过直隶总督、北洋大臣的指挥棒,权力达到顶峰,这时的袁世凯43岁。

  离他的第二次科举落榜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华新环保设备,可是又有多少人记得当年的科举状元榜眼探花姓甚名谁,但是现在的大清国无人不知袁世凯。

  随着庚子国变得开始,清朝统治者决心进行改制,去除一切被认为无益的制度,欢迎各位大臣进书直言。

  两广总督最先上书呼吁废科举,建学堂,随着慈禧太后的态度并无抵触,这种呼声越来越强烈。

  袁世凯感觉时机已到,前后两年分别上书给慈禧,要求废除科举制度创兴玻璃钢,将科举列为万恶之源,科举不废,国将不兴。

  1905年,一纸诏令:“着即自丙午科为始,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,各省岁科考试,亦即停止。”

  当年黄巢落榜时的豪言壮语,日后他也亲自实现,杀得长安城满城尽带黄金甲唯塑传播,或许当时黄巢也是充满了对科举的愤恨吧。

  千百年后另一个落榜生,他不仅结束了科举制度投影机,更是在共和革命爆发后,带人逼宫,清政府在这位昔日的洋务大臣手下,宣布退位热博rb88。

  昔日的落榜生袁世凯,成了共和革命第一功臣,黄巢没能做成的事,袁世凯都办到了。

  1879年的大清朝科举考官,不知是否会后悔当年没有把这位名叫袁世凯的学子金榜题名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脚注信息
Copyright 2017 尊龙凯时游戏娱乐官网 All Rights Reserved